金路名師解答:申論熱點-我國當前民生熱點問題的思考
作者:李祖華 發布時間:2008-03-15 10:36:52 來源:北京金路公務員考試研究中心
金路首席培訓師李祖華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的政治報告提出:“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”。溫家寶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里說:“要更加重視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”。非常明顯的是,從黨的十七大到十一屆全國人大會議,都把民生問題提升為黨和國家最重要的任務。實際上,黨的十六大提出的“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”的偉大目標也是民生問題,因為小康社會的核心是“民生”。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做出了《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》,而和諧社會的核心是“民生”。民生問題涉及到經濟、社會生活各個方面,比如:飯有所吃、居有所住、病有所治、學有所教、錢有所賺、事有所為、老有所養,等等。民生是一個社會安定團結和穩定的根本,是一個國家統一和長治久安的大局。一個社會,一個國家,牢牢把民生抓好了,就抓住了根本,抓住了大局。所以,“民生是個綱,綱舉目張。” 第一,關于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 與民生關聯最密切的問題,總是人民群眾所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,當前最現實的問題,首推“物價”。因而,CPI(消費者物價指數)成為最現在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匯。CPI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2003-200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直不斷增長,200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創5年新高,強烈的需求必然促進CPI上升,這是價值規律作用的自然結果;其次,是國際市場的影響,如石油和糧食上漲,推動了我國社會消費品生產和運輸成本的增加,這是國內無法控制的因素;其三,是人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,如城鎮居民提高工資和補貼陸續兌現,國家對農民政策傾斜和農副產品漲價的雙重作用下收入增長;其四,居民對未來預期信心的提升,由于社會保障力度進一步加大,覆蓋面不斷擴展,降低了居民未來支出的壓力,提升了未來生活信心的預期,相應增加了當前消費的增長 CPI上漲是否就是通貨膨脹?CPI上漲是通貨膨脹的前提和基礎,但還不完全等于通貨膨脹。當CPI上漲不是很嚴重、而且也不太普遍時,還不能夠說是通貨膨脹。我國自去年以來CPI上漲出現在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等各個方面,不少人認為這屬于結構性物價上漲,不算是通貨膨脹。實際上,物價結構性上漲與通貨膨脹并沒有本質區別。這里的關鍵是怎樣看待通貨膨脹。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宏觀經濟管理人員,大可不必忌談通貨膨脹,不必“談脹色變”。通貨膨脹也分有各種類型:有局部的通貨膨脹或者全局的通貨膨脹,也有溫和或者奔騰的、劇烈的通貨膨脹。就我國現在的情況來看,2007年CPI上漲了4.8%,2008年2月又上升到7.1%。這樣高位的CPI結構型上漲已經是通貨膨脹,不過還屬于溫和的通貨膨脹。對于溫和的通貨膨脹,一般來說,國家不必下猛藥治理,而是要高度警惕和嚴加防范溫和的通貨膨脹演變為奔騰的、劇烈的通貨膨脹。 治理通脹、平抑物價必須要有多種思路和多種手段。無論是國際社會,還是我國自身,都已經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。國家已經高度重視通脹問題,多管齊下治理通脹和平抑物價,例如緊縮銀根,采取穩健的財政政策,增加生產,關注低收入階層,擴大社會保障階層,等等。 同時,國民應該在思想上以平和、理智、科學的態度認識CPI上漲與通脹。應當看到,無論是理論上的分析,還是各國的經濟實踐,經濟高速增長一般總是伴隨著一定的通脹,既要實現經濟高速增長,又要沒有任何CPI上漲和通脹,是相當難以做到的,甚至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以嚴厲的手段、特別是行政手段強制壓價,勢必嚴重打擊生產者積極性,造成經濟衰退。應該有這樣的思想,難以避免的、一定程度的價格上漲,是人們在享受經濟增長成果時應當支付的一定成本,這是對經濟持續增長的貢獻。 第二,關于住房價格 物價本身就包括住房價格。我國自從告別住房福利化政策、推進住房商品化以來,住房作為商品,與其他商品一樣,要受價值規律的調節,價漲價落都不足為怪。問題在于,住房與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日常生活用品不一樣,是一種特殊商品,有著各種不同的特殊用途:消費品(居住)、投資品(買賣)、奢侈和炫耀品(精神需求)。作為不動產的房屋不是一次性居住或者買賣就消失了,而是在一個相當長時間實物還存在,其價格變動就非常復雜。這首先是居民對住房的需求旺盛,住房需求嚴重大于供給;其次是國家對土地的從嚴管制,使住宅開發商的成本大幅度提高;其三是人們對未來住房價格預期看漲的心理推進了當期的購房需求,這也推動房價上漲。房價情況的復雜性還在于,由于各個地區、各個城市的土地供應及其房地產開發成本的千差萬別,住房價格也懸殊很大,而住房價格的暴漲和波動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。 國家對住房的價格調控是在不斷的探索中走向理性的。2007年8月,國務院發布了《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》的24號文件,2007年12月,國家發改委、建設部等九部委又聯合發布了《廉租住房保障辦法》。近幾個月來,住房價格回落,表明國家對住房宏觀調控和管理政策發揮出了積極有效的作用。但這種回落,并不能證明房地產巨頭王石所預言房價“拐點”的到來。房地產價格在不同的時期還會有波動,在波動中逐漸走向理性。但住房價格并非越低越好。如果太低了,一會打擊開發商的積極性,從而會減少住房的供給,還是會拉動房價上漲;二是會影響銀行的貨幣回籠,從而影響宏觀經濟穩定。 我國目前的住房價格與國際上的情況相比還是很高的。世界上住房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,房價的基本規律是:各個社會收入階層與住房價比大約是5年的收入總和可以購買一套相應層級的住房,如低收入者5年的收入總和可以購買一套小戶型住房,中等收入者5年的收入總和可以購買中戶型住房,高收入者5年的收入總和可以購買一套大戶型住房。但在我國,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5年的收入總和遠遠買不起一套相應的小戶型住房和中戶型住房,而高收入者尤其是特高收入者5年的收入不知能買多少套豪宅別墅。我國對住房開發用地在長時期內都必須從嚴從緊,住房的供給很難大幅度增加,住房價格不會長期走低。因此,國家對住房市場的調控是的關鍵點,主要著眼于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,重點開發70~90型住房;同時在金融等政策上對高收入者多購房、購大房進行調控和限制。 三、關于股市 1985年7月,當我國以城市為中心的經濟體制改革剛剛全面啟動之后不久,在長江三峽一艘豪華客輪上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國際研討會–––“中國宏觀經濟管理國際研討會”(即著名的“巴山輪會議”)。與會美國著名經濟學家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、耶魯大學教授托賓先生在會議上的發言中,竭力建議中國至少在20年內不要開放股票市場。然而僅僅在5年之后,中國的證券市場居然開放和發展起來了,真是“多少事,從來急,天地轉,光陰迫,一萬年太久,只爭朝夕”。 18年來,我國股市幾經井噴,幾經低迷,幾經牛熊,2007年我國A股上市公司出現遠超原先預期的高速增長,股票市場看熱,總市值、流通市值、股指都創新高。總市值達34萬億,流通市值達8.8萬億,股指最高達到6220多點。這也引起了股民的瘋狂。18年來,我國的股民越來越多,股市投資的熱情越來越高漲,這是好事,因為越來越多的國民持有股票,成為資本所有制;有利于更多的國民有直接投資收益,這是一個國家推進中產階層人數不斷增長的重要途徑。股市“瘋狂”上漲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。一是上市公司業績的提升;二是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在香港和紐約上市,外國資本也進入我國股市,使得我國的股市不斷國際化,受國際股市上漲和波動的帶動;三是流動性日益漲潮;四是我國股民對我國經濟前景的信心高漲,大大促進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。 今年的股指衰落2000多點,引起了股民的“熊市”恐慌。我看大可不必。我覺得這幾個月的股落是暫時的,從長趨勢來看,是在“偽熊市”中緩慢爬坡。但國家絕不能以行政手段托市,只能通過宏觀調控穩定宏觀經濟,影響和引導股市理性發展。這主要包括:第一,優化資本市場結構;第二,提高上市公司質量;第三,維護公開、公平、公正的市場秩序,防治和制裁少數人操縱股市行為;第四,建立創業板市場;第五,加快發展債券市場,使資本市場品種多樣化。我國的股民要在股市的振蕩和調整中不斷提高理性。股民的理性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:第一,一定要用閑錢即眼前不使用的錢炒股,絕不可用養命錢炒股,更不能搞住房抵押貸款和借款炒股;第二,要搞組合投資,不要搞單一投資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;三是要具有“逆對股向情結”,股市冷則股情熱,股市熱則股情冷。 股市永遠是高贏利和高風險并存之地,誰也不要幻想成為永遠的常勝將軍。因此,有志于搏擊股市者,既要有運作的大智大勇,又要有贏輸的坦坦蕩蕩。這里可創造一句胸懷大度的股家名言:“贏得風光,輸得瀟灑。” |
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|
主講老師 |
課時 |
學費 |
論壇 |
報名 |
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|
伊強 |
30 |
¥300 |
|
|
申論網絡輔導 |
陳亞菲 |
30 |
¥200 |
|
|
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|
張玲莉 |
10 |
¥200 |
|
|
學費:《行政能力測驗》300元,《申論》200元,《公務員面試指導》200元;
優惠方案:A套餐:報行測+申論+面試指導原價700元,現五折優惠價350元;
B套餐:報行測+申論原價500元,現六折優惠價為300元;
公務員報單科七折優惠!
|
【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】 |
|
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"原創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育路網"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; |
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,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,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,并提供身份證明、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,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,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