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D[解析]l970年,朗格朗在他的《終身教育引論》中,提出了終身教育的思想,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,被公認" />
  首頁 課程  書店 學校  題庫 論壇  網校  地方分站: 北京 | 上海 | 鄭州 | 天津 | 山東
報名咨詢熱線:010-51268840、51268841
教師資格考試網
 新聞資訊  報考指南  政策大綱   經驗心得   優秀推薦課程   教師資格備考圈   答疑交流區
 考試科目: 心理學: 歷年真題 | 模擬試題 | 學習輔導 教育學: 歷年真題 | 模擬試題 | 幼兒 | 小學 | 中學  普通話  說課   愛童世紀教育中心

2011年小學教育學試題及答案(10)

作者:   發布時間:2011-07-19 15:32:32  來源:育路教育網
  • 文章正文
  • 資料下載
  • 圈子話題
  • 論壇
四、論述題
29.【答案要點】(1)三結合教育的內涵。
三結合教育指的是學校、家庭、社會三者相結合的教育,要發揮各自的優勢,相互補充協調、形成合力,對學生共同進行全方位的教育。
(2)三結合教育合力的意義。
①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協調一致、互相配合,有利于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。
②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協調一致、互相配合,有利于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。
③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協調一致、互相配合,有利于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,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。
學校教育、家庭教育、社會教育有著各自的特點和優勢,它們之間不能夠互相替代,只有將這三個方面結合起來,取長補短,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。
(3)三結合教育的基本形式。
三結合的基本形式有:①互相訪問;②通訊聯系;③家長會和家長學校;④教育講座。
30.【答案要點】(1)學生是教育的對象。
學生是教育的對象,是教育的承受者,這是由學校的使命和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決定的。學校教育是有計劃、有目的、有組織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,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、具體的教育對象和特定的教育場景來選擇教育內容,組織教材和教學活動,并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來對學生施加影響。在教育這種特定環境下,作為教育對象的學生是學習者,是受教育者,其主要任務是學習,通過學習獲得身心的發展。與環境對個體自發的、零碎的、偶然的影響相比,學校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起著主導作用。
(2)學生是學習的主體。
現代教育的特征是強調人的主體性,追求人的全面發展,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,讓學生主動地學,有個性地學,在參與中、活動中養成習慣,進而獲得科學知識和能力的發展。與傳統的“教師中心論”相對,這是“學生主體觀”,承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。同時,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,具有不同特殊素質,即具有個人的愛好興趣和追求,有個人的獨立意志。他不是消極地被動地接受塑造,而是能意識到自己是被他人所塑造和改造的,從而有可能自覺地參與到教育過程中去。

熱門資料下載:
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:
【責任編輯:育路編輯  糾錯
教師培訓咨詢電話:010-51294794
報考直通車
 
·報名時間:一般在每年的六月至九月
·考試時間:一般在10月至12月間
·報名條件:適應教師需要知識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公民
教師考試科目輔導
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,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,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,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
中文字幕AV制服丝袜精品 | 五月天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| 亚洲日本欧美中文幕 |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|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|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 |